——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致敬第41个教师节特别报道
编者按: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六十年弦歌不辍,一甲子春华秋实。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追求卓越的动力,更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支撑。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历程,是一部与国家职教事业同频共振、与巴渝大地共荣共生的奋斗史,也是一代代教育者以“大先生”为楷模,以智慧、汗水与信仰写就的育人华章。
所谓“大先生”,是胸怀家国、涵养德行、精通匠艺、甘为人梯的师者典范。适逢第41个教师节与学校60周年华诞,让我们开启一段深刻的致敬之旅,看重电人赓续“龙翔马跃、博润致远”的精神密码,以“大先生”之志,践行强师报国之梦!
致敬重电“大先生”——
从全国教学一等奖到互联网+金奖,她的课堂没有“边界”
王聃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对王聃黎老师而言,教育远不止于三尺讲台。作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骨干教师,她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先后承担《信息安全技术与实施》《UI界面设计》等11门课程教学。她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富有感染力的课堂热情,深深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喜爱。
她笃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自2018至2022年,连续五年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累计获奖十余项,并于2022年作为第一主讲人斩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正是她日常教学中持续迭代、不断突破的生动映照。
作为学校卓越工匠之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她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主持《UI界面设计》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深度参与《信息安全技术与实施》教学改革,获省部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3项;多次开展全国教学公开展示课,两度获评校级“金课堂”,教学成效显著。
践行“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她格外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蓝桥杯”等赛事累计获奖20余项,育人成果丰硕。2023年,她还在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上作典型经验分享,持续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自担任软件工程系副主任以来,她积极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与课程优化,持续指导学生竞赛屡创佳绩,实现教学改革与管理服务双线并行、协同发展。
致敬重电“大先生”——
“芯”光引路,她把废弃库房变成国家级芯片工匠摇篮
卢静(电子与物联网学院)。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卢静老师将教育视为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赢得学生尊重与爱戴的伟大工程,在集成电路领域持续探索、创新与育人。
她精心设计课堂,引导学生以专业技能制作节能作品,并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教学模具,增强学生专业自信与报国信念。她带领团队将废弃库房打造成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两年内取得3项国家级、6项省部级竞赛成果,申报发明专利8项,师生共同参与省部级项目7项。
作为学校“双高”专业群建设主力,她主持主研省部级教研项目6项,建设校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主编教材3部,获教学能力比赛重庆市一等奖,指导“互联网+”大赛获市银奖2项。其主持的硅光芯片封测实践项目被推选为教育部典型推广项目。
她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发表核心及SC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并全部转化,主编教材3部,主持省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8项(到账500万元),牵头建设的集成电路分析平台获重庆市180万元支持。为打造市级科研平台,她自贴工资、整合资源、深入调研,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师者初心,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与师德典范。
致敬重电“大先生”——
守正笃实,以爱心、匠心与恒心投身教育
赵艳梅(通信工程学院)。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赵艳梅老师自2018年从教以来,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以生为本、开拓创新,以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助力学生成长,践行职业教育使命。
她信念坚定、作风正派,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与党的路线政策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工作中她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团结师生、服务群众,多次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称号,入选学校人才项目“重电杰青”。
她注重创新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5项,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科研与社会服务中,她主研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10项,授权专利6项、软著4项。作为“双高”子项目负责人,参与建设多个省部级基地与平台,主研省部级课程2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赵艳梅以爱心、匠心与恒心投身教育,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与服务社会中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致敬重电“大先生”——
科研教学双线并进,以创新实践育英才
洪慧慧(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洪慧慧老师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科研、教学、育人以及服务学院发展等方面默默耕耘,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与担当。
在科研方面,洪慧慧脚踏实地,持续精进。2024-2025学年,她积极投身学校科研项目,专注机器人方向研究,成功发表EI论文一篇,并撰写学术专著一部,为学校科研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工作中,洪慧慧始终坚守一线,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她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将抽象理论融入实际案例,使课堂生动而富有启发性。本学年,她全力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从选题设计到项目答辩全程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取得卓越成绩: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大赛国赛二等奖等。此外,她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第二届党支部书记基本功大赛中获学校一等奖。同时,她积极申报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不断探索教学创新路径。
洪慧慧坚持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她积极参与学院各项工作,主动承担责任,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体现了强烈的集体意识与奉献精神。
致敬重电“大先生”——
她是严师,是质量“守护人”,更是学生眼中的“引路星光”
王希琼(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王希琼老师,现任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承担《通用管理》《六艺素质赋能-礼》等多门课程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她教学态度严谨、循教有方,在学生、同行及督导评教中屡获好评,名列前茅。
作为学校内部质量督导专家,她累计听课200余次,积极参与校院两级专项督导活动;同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成员,全力协助教务处与人力资源处相关工作,为教学质量提升和师资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王希琼还担任九三学社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支社副主委,积极组织并参与党派活动,助力年轻社员成长,推动参政议政工作开展。作为沙坪坝区第十四届、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她深入基层调研,聚焦民生热点,认真撰写提案,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履行委员职责。
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严守纪律,廉洁奉公,坚持“做了就要做好”的原则,高效完成各项任务,甚至在任务繁重时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加班,确保工作按时优质完成,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从未利用职务谋取私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参政议政者的责任与担当。
致敬重电“大先生”——
带学生“玩转”专利转化,他的课让80%的人找到兴趣
陈彦(智慧健康学院)。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陈彦老师深耕职教四载,以德立身、以研促教、以行示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担当。他坚持德育与技能并重,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用自身言行树立信念,将“以德立身”融入教育点滴。
践行“以研促教、实践强能”的理念,陈彦紧密对接行业,带领学生开展技术研发与转化。一项核心专利成功应用于企业产品,实现销售额超百万元。他注重以应用为导向激发学习兴趣,使80%的学生找到方向。近三年,他指导四十余名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二十余项,培养的毕业生既具扎实技能,又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教育于他,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使命。四年来,他培养的五十余名学生中,有人扎根边疆,有人科技报国,更多人成为生产一线技术骨干。这绵延的教育薪火,正是对他师德风范与育人成果的最好见证。陈彦以研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实践,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为职教师生树立了典范。
致敬重电“大先生”——
深耕教学、默默奉献的“复合型”思政教师
陈恩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三十余载,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恩润始终坚守思政课堂一线,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尚的师德师风,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坚持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机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德高为范、身正为师”。在担任教研室负责人期间,他勇挑重担、团结同事、乐于助人,积极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带领教研室教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实现教研室发展新突破。
多年来,他承担了《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教研工作,并担任学校和学院教学督导,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履行督导职责。同时,作为学院党总支纪检监察干部,他坚持原则、公正履职,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党性修养。
多年来,他在各类刊物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充分展现了一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学术风采。陈恩润以三十余年的执着坚守与默默奉献,生动诠释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的忠诚与担当。
致敬重电“大先生”——
政治过硬 实绩突出的“六边形”教育工作者
何治江(党委教师工作部)。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他政治坚定,务实创新。在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纪律监督、支部考核等工作上履职尽责,支部考核结果多次为“好”,协助凝练“红领新”支部工作法,组织生活特色明显,更有温度。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首届党支部书记基本功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入选了第三批校级“党员示范岗”,在重庆市委统战部、市委教育工委开展的“我与统一战线”高校主题征文中获二等奖。
他怀揣信念,用心工作。秉承“教师人人出彩”理念,热情周到细致服务,他把每一位老师提交上来的申报材料当成自己的材料看待,年均报送人才团队项目百余份。高效统筹师德师风建设、办公室业务、人才团队建设等事务,善学善干、善干善思,主笔撰写经验材料入选重庆市职业教育典型案例1项,撰写的通信稿连续两年入选学校十大新闻,获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双高”建设管理突出贡献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他勤于专业,钻研业务。工作之余,沉下心来搞教学、做研究,积极承担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和入党积极分子班党课培训等任务,执笔的咨询报告获厅级单位采纳1篇,主研结项省部级社科重点课题2项。2024年,受聘沙坪坝区哲学社会科学智库特聘研究员。
致敬重电“大先生”——
从科研管理到创业导师,她打破了教育与创新的壁垒
付婕(科研处)。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科研处付婕老师政治立场坚定,注重提升理论素养,积极参与学校重大项目建设,以高标准要求自身德、能、勤、绩。她曾因抗疫表现被重庆市科协报道,获事业单位考核“优秀”、市级科技管理系统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教学中,她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与基地指导,参与教材编写与在线课程建设;曾担任多届辅导员和学业导师,所带毕业班创学院最高毕业率,并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指导的创业项目《山光水膜》入选重庆优创优帮扶持计划,《陶淘不绝》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金奖及国赛铜奖。
教研科研方面,近三年主持主研省部级项目 9项,持续深耕教育教学研究。2024年9月她主持立项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获李明清副书记批示;2023年所撰论文获重庆市教委教育咨政论文二等奖。
付婕始终以跨界实干和持续创新,践行着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致敬重电“大先生”——
以奉献彰显担当,坚守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周向宇(党委宣传部)。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党委宣传部周向宇老师始终坚守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出色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展现出新时代宣传干部的担当与风采。
他坚持理论武装先行,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与理解,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廉洁自律方面,他恪守“一岗双责”,严守政治纪律与规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在履职过程中,周向宇勤勉务实,高效完成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协调推进等重要工作。2025年,在他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两个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2025年4月至6月,周向宇被抽调至市委第九巡视组,参与六届市委第六轮巡视工作。期间,他认真负责、任劳任怨,高质量完成集中谈话、下沉调研和意识形态专项检查等任务,获得市委宣传部和巡视组的高度认可。
周向宇以实干诠释忠诚,以奉献彰显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